独家专访!辽宁日报就中钛装备集团发展历程及未来规划进行专题报道 |
[ 作者:钛业资讯 | 发布时间:2021-01-18 | 浏览:803次 |
中钛装备集团 2020年最后一天,在集团总经理钟军等一众领导的陪同下,辽宁日报对沈阳中钛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进行了独家专访。钟总表示,我省是海绵钛生产大省,但一直以来,钛产品处于产业链中低端,不具备高端零部件产品批量生产能力。中钛2016年成立以来,着眼高端装备制造,在充分开发钛及钛合金材料性能的基础上,打造了钛合金基础研发、熔炼、锻造、轧制、焊接、精密加工、部件组装等钛合金全产业链。短短四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连续翻番,迅速成长为辽宁省潜在独角兽企业。“跳的高,因为善借脑。”钟总坦言,卖新材料远没有卖零部件效益高。但想到易、做到难,从材料到零部件,需要强大的研发实力支撑。
“我们建有研究院,还与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成立部企联合实验室,与中科院金属所、东北大学等院所深度合作,先后取得13项国家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另有97项专利申请正在受理。”钟总直言,借助辽宁在材料领域的科研优势,公司已拥有50项钛合金自主配方、型材加工、低成本冶炼工程化应用等专有技术,能针对客户核心需求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展厅展品参观
“跑得快,因为市场嗅觉敏锐。”钟总说,中钛从来不坐等招投标,而是主动寻找客户。公司设有专门团队,在各高端装备领域探索可用钛合金替代的零部件,然后研发、试验,制造出产品后让客户试用。“像轨道交通领域,绝大部分承载类零部件我们都有研究,在技术与应用上引领行业。”
中钛大型智能化生产车间
“高档汽车重要零部件也可用钛合金替代,一辆车只用一公斤钛合金,就会有上亿元产值。”钟军眼中,一片“蓝海”待开拓。
工作中的中钛员工 辽宁钛及钛合金研发位居全国前列,钛材冶炼生产品种全,潜力大,又有航空,船舶和汽车等大企业作为终端客户,完全有条件形成完整产业链条。 在钟总看来,我省钛产业发展优势得天独厚,只是缺少相关行业规划,企业间交流合作不够、总体规模偏小。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钛合金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鼓励钛产业向中高端转型升级,走高端零部件研发制造之路。 “要重点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建立钛行业产业联盟,整合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抱团发展。这样才能瞄准高端装备制造的‘痛点’,抢占钛产业高附加值市场。”钟军说。 资料来源:辽宁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