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新闻 >> 企业新闻


瞄准高端市场需求 稳定产出优质产品丨遵钛集团科技创新 海绵钛生产提质降耗

[ 作者:钛业资讯 | 发布时间:2022-01-02 | 浏览:311

]

“2021年我们集团再创佳绩,其中有三分之二的产品进入下游的先进制造业。”贵州遵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单戟说。

成立55年的贵州遵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遵钛集团”),拳头产品“航天牌”海绵钛一直以来都是航天、航空等行业的主要基础材料。近年来,由于海绵钛市场需求发生变化,下游企业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抢占下游高端制造的制高点,是遵义钛业的长期攻坚课题。

“占领制高点的关键是产品质量和制造环节的节能降耗水平。”单戟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遵义钛业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市场占有率。

2018年,遵钛集团积极响应遵义市委、市政府“企业退城进园、易地技改搬迁”的举措,将公司整体搬迁至位于桐梓县的贵州娄山关经开区(高新区)。2020年,完成债务重组后的遵钛集团,实现轻装上阵。遵钛集团抓住贵州省在“十四五”期间,将海绵钛作为新材料的一个重要板块推动产业发展的机遇,瞄准高端市场需求全面发力。一方面,与上游企业加强战略合作,保障原材料供应的安全稳定。另一方面,通过苦练科技创新“内功”,提升装备和技术水平,保障高品质产品稳定产出。

“长期以来,由于‘还原蒸馏’这一生产海绵钛的核心工序一直是2吨/炉、5吨/炉和8吨/炉,这些小型设备严重制约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遵义钛业专家组组长、股份公司总工程师张履国说。

为了攻克这一难题,遵钛集团调集技术人员经过长期努力反复测试,自行研发出12吨/炉倒U型还原—蒸馏联合法制取海绵钛生产工艺及设备,实现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双突破。

“生产设备大型化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还降低了生产环节能耗。与过去使用2吨/炉时相比,使用12吨/炉生产每吨海绵钛耗电量减少近7成。与过去采用老技术相比,电解每吨镁消耗电量下降约30%。海绵钛的质量合格率也由过去的85%上升到95%以上。”张履国说。

12吨/炉倒U型还原—蒸馏联合法制取海绵钛生产工艺及设备是国内最大的炉型之一,在提高生产率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这一创新成果在实践中不断消化、吸收、完善,逐步实现海绵钛生产大型化、节能化、资源型、效益型目标。

目前,遵钛集团已成为国家海绵钛相关行业标准制定的主要起草单位,技术装备、产品质量都处于国内领先,是行业中唯一拥有国家科技部和国家发改委授牌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

通过科技创新,集团已逐步形成科研开发、成果转化与运用、科研经费保障、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等相互结合、相互支持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为主,产学研合作为辅的技术创新新模式。2021年,遵钛集团开展科技攻关13项,申报专利38项,其中申请发明专利20项,获得专利授权25项。

目前,该公司依托现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立了贵州省钛冶金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钛冶金技术研究院工作站,为遵义钛业吸收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开展科技创新搭建了平台。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