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其它


历时近五年,宝鸡综合保税区正式通过国家八部委验收

[ 作者:钛业资讯 | 发布时间:2020-12-25 | 浏览:442

]

1225日上午,宝鸡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海关总署等国家8部委组成的联合验收组正式验收。自20165月启动筹建工作以来,宝鸡综合保税区历经48个月通过验收。这是陕西省除西安外地级市中唯一的综合保税区,将享受比其他地区更加灵活优惠的开放政策,搭建宝鸡走向国际、融入世界的大通道,将成为陕西乃至关中平原城市群向西开放的桥头堡


宝鸡综合保税区位于宝鸡高新区东端,这里是中国钛谷、丝路车城的承载区,也是陕西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区。虽然不沿边、也不临港,但是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综合保税区申报建设工作进入实质性推动阶段后,前来咨询和签约的企业就络绎不绝。
不久前,由德国KUM公司与宝鸡聚旺华辐工贸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成立的外商合资公司完成工商登记注册,成为宝鸡综合保税区自筹建以来,首家招来的外资企业。将在宝鸡综合保税区聚旺中欧国际产业园投资建设深海着陆器及相关仪器支架的研发、制造项目,产品所需部件将主要从国外进口,组装生产完成后将复运回国外,是典型的“两头在外”项目。项目落地后,将充分享受综合保税区特殊的“保税、免税”等政策,预计建成后,可实现年进出口约1亿元人民币。可以说,综合保税区的存在,让宝鸡有了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国际创新要素竞争的优势。据了解,截至目前已有20户企业入区落户,涉及总投资35亿元。


3.22平方公里,这对100平方公里的宝鸡高新区来说,是一块并不大的区域,背后却凝聚着5年时间许多建设者和参与者的心血倾注和艰辛付出。
早在提出建设宝鸡综合保税区设想之初,就有人产生过这样的疑问:宝鸡深处西北内陆腹地,且不说对标沿海沿边城市,就相对于西安等省会城市来说,宝鸡经济总量较小、可配置支撑的资源也较少,建设综合保税区似乎有些不切实际。既然,宝鸡毗邻西安综保区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那么为什么还要费尽力气建设自己的综合保税区?
相比较其它城市,宝鸡建设综合保税区却是“逆向”思维。沿江临港或者省会城市建设综合保税区是因为进出口企业过剩造成的“刚需”。但对于宝鸡来说,虽然有一批成长性较好的外贸企业,但是放在更大范围来看,开放型经济规模仍然较小、发展水平较低,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非常有限,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对外开放的平台,因此宝鸡建设综合保税区更多的是为了加快外向型企业的培育和聚集。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实施,宝鸡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和水平正在不断提升,如果缺乏拥抱全球市场的新平台,会造成本地企业向外流失。因此,宝鸡综合保税区兼顾着“吸纳本土外向型企业聚集发展”的作用。


循着这个出发点,在申报之初,宝鸡综合保税区就充分考虑了宝鸡产业发展的优势,规划了“纺织、钨钼、新材料、智能制造、食品、仓储物流、文化”7个与宝鸡产业关联度较高的国际产业园及口岸作业、进口产品展销、服务等功能区;并在网外规划建设综合服务区、研发制造孵化基地、国际总部经济区、文化创意园、金融小镇、全球购物公园、跨境电商产业孵化基地和生活配套区等功能区。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综合保税区充分发挥宝鸡钛及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食品纺织等产业比较优势,盘活了宝钛、宝石、宝桥等企业资源,聚集了嘉琦金属、怡泰昌纺织等外贸加工企业;同时全方位、多渠道对接洽谈跨境电商、全球维修、融资租赁等项目,促成“丝路国际冷链物流中心、聚旺中欧国际产业园”签约落地,实现了“推动特色产业项目引进来和宝鸡优势产业走出去”的双赢。
“首家”意味着勇敢和担当。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以及高新区和市级相关部门等许多同志,始终在不同战线上,默默为综保区的建设与发展而忙碌着。在多次召开的宝鸡综合保税区专题会议上,我们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举全市之力、加快建设”。副省长、市委书记徐启方多次深入综合保税区建设工地现场办公,要求市级各相关部门配合尽快予以解决,全力推进宝鸡综合保税区建设。市长惠进才多次作出批示,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并主持召开了保税区功能政策培训会,对全市1200余家规上企业和外向型企业进行了保税区功能政策解读培训,宝鸡综合保税区知名度得到显著提升。